除了北、上、深,无锡应该是大多数半导体人定期打卡的城市之一。无锡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还是国内不容忽视的半导体高地,更被称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根据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无锡在芯片产业综合竞争力方面超过深圳,仅次于上海、北京。
一座有造芯基因的城市
无锡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少不了50余年的历史积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家计委批准了江苏省革委会和四机部的“定点报告”,同意利用742厂进行扩建,建成专门生产电视机集成电路专业工厂和MOS与双极型集成电路的试制厂,生产彩色电视机线性集成电路11个品种,年产量2600万块的生产能力。在无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地处无锡的742厂建成了当时我国唯一的制造工序最齐全、产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专业化工厂,涵盖从硅材料拉晶开始,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掩模版制造、理化分析、可靠性试验及部分专用设备、部分高纯气体和部分专用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1987年,742厂实现全年集成电路产量3003万块的好成绩,终于突破了设计产能,并在以后连续多年保持了高增长的年产量。在当时的中国,742厂的地位比如今BAT大厂还要高。而由742厂衍生的中国华晶,更是无锡产业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989年2月,在江苏无锡召开了“‘八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后,742厂和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无锡分所合并为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华晶”)。4年后,中国华晶制造出中国第一块256K DRAM,虽然比韩国晚了七年,但一举打破了中国“零”的纪录。
上世纪90年代,华晶集团率先在国内建成了一条月产1.2万片、6英寸芯片生产线,成为国家微电子工业“南方基地”和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毫不夸张地说,在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美国硅谷等知名半导体公司乃至相关政府部门都能看到“华晶人”的身影。
而商业世界的刺激就在于,没有一块蛋糕会永远地属于谁,辉煌也是如此。1995年后,三大技改项目的陆续竣工验收,加之电子元器件价格的急剧下降,华晶经营状况出现了严重亏损。这时,来自中国台湾的芯片老兵陈正宇主动与华晶谈判,希望租用华晶的设备和产线。1999年,陈正宇博士与中国华晶合作共同在无锡设立无锡华晶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了扭转公司情况,陈正宇请来了中国半导体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中国半导体教父“张汝京”。没多久,华晶上华迅速扭亏为盈,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纯晶圆代工”企业。
在此期间,无锡建立国内首家微电子工业园,接连吸引了以SK海力士、英飞凌、东芝半导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备国际顶尖水平的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封测企业,工业园。2002年,香港华润集团正式宣布完成收购华晶,演变为如今的华润微电子。如今的华润微电子已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以IDM模式为主运营的半导体企业。从最初的742厂到华晶集团再到如今的华润微电子,无锡的半导体产业图谱在企业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逐渐绘制成型。“起步早、基础好、底蕴厚”,寥寥数字彷佛是对无锡芯片产业发展的最佳概括。
“小上海”无锡,封装、制造见长
在半导体产业链主要环节中,封装是半导体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半导体行业中中国与全球差距最小的一环。中国芯片封测能够在全球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少不了无锡的默默耕耘。可以说是无锡封装产业,撑起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脊梁。去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其中封装测试和配套支撑全国第一。而在晶圆代工方面,无锡更是开创了国内先河——曾是国内最大的12英寸存储器芯片制造和6英寸晶圆代工基地,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大型制造、封测龙头项目在无锡开枝散叶,无锡逐渐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及配套支撑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放眼全国,无锡是除上海以外,集成电路产业链最齐全的城市。还有一组强有力的数据——2021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营收预计超1700亿元,同比增幅27%,5年年均增速达到17.5%,产业规模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江苏第一。
查漏补缺,补强了产业链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即便无锡拥有着较为完备的半导体产业链,也会有强弱差异。近年来,补强产业链一直是无锡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众多产业中,无锡最先对准了众多无锡芯片的隐痛——芯片设计。数据显示,无锡拥有销售过亿的IC设计企业10余家,销售总额超20亿元,占全市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的29.6%,远远低于全国91%的比例。在产值方面,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人均产值虽然很高,却依旧与国内领先设计企业有着较大差距。“IC设计业集中度不够高、产业比较分散,具备品牌效应的芯片产品不突出。”一位半导体老兵这样评价道。
对症下药后,无锡芯片设计产业的情况明显发生了改变。目前,无锡市水平较高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可以开发设计10-28纳米产品,也相继研发成功了以智能存储芯片、卫星导航、MEMS传感芯片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有力带动无锡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
同样身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短板之一,集成电路关键设备近年来发展也非常迅猛。无锡市集成电路设备企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晶圆清洗机、磨片减薄机、装片机、分选机、打标机、编带机、激光直写光刻机、测试仪等。目前,无锡市集成电路配套支撑企业40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恩纳基智能科技、江阴康强电子等。
恩纳基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无锡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先进集体、中国半导体最具发展潜力封测设备企业。
自2016年成立以来,恩纳基专注服务于通讯模块、功率模块、传感器模组、摄像头模组等微组装领域,团队希望将领先的智能交互技术和创新型公司运作经验与中国优秀的人才和广阔的市场相结合,打造一个业界一流、客户满意的智能装备及远程维护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目前已成功研发八大系列产品,并进入一线用户产线,成为比亚迪半导体、华润微电子、中际旭创、斯达半导体、光迅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相信在不断补齐短板的过程中,无锡将会再次迎来芯片产业发展的黄金期。这就是无锡,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发优势,却一如既往地低调踏实。如今,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级市,单枪匹马地从边缘地带杀到了舞台中央。历经天华化成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在中国半导体发展历史中,无锡拼搏过、辉煌过,也经历过低谷。如今,凭借着深厚的产业积累,无锡带着厚实的“家底”再次起航,实力不减当年,比肩一线城市。千亿产值只是一个阶段验收,无锡的未来,更令人期待。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 2021 恩纳基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39475号
